MA求職心得分享|學士學歷如何準備金融儲備幹部

Young Huang
11 min readJun 11, 2020

希望能給同樣是學士學歷的申請者一些信心,以及我是如何花一年的時間有系統的準備MA!

Hope Everyone Get Dream Offer~

很幸運地今年能以學士學歷面上2020銀行MA,過程中遇到蠻多挫折,但也很感謝一路以來都有很多學長姐的幫忙、以及 PTT版 跟 許多人的面試心得分享,希望我的經驗也能幫上各位!

(註:這篇文章主要 focus 在如何準備MA,面試心得會另外做紀錄,但因為2020疫情緣故,蠻多面試流程跟過往不同,或許大家可以先參考網路上2019的心得做準備)

【個人背景】

學歷:成大管院學士

實習:兩間本土銀行(電金處/數銀部)

社團:社團組織負責人經驗

證照:Google Ads 廣告投放、面試當下無金融證照

▍本文大綱:

一、前言:CMA的挑戰失利

二、MA準備:這一年間我做了哪些準備(包含當兵的四個月)

三、心得與資源

▍一、前言:CMA的挑戰失利

2019年應屆畢業時有面國泰CMA(因為那當下聽說願意收學士MA的本土銀行只有國泰願意等兵役),說實話自己那時候真得沒做好太多準備,第一次的 AC 經驗就是發生在 CMA 的二面;三面的「資深副總關」當下自覺表現平平,最後止步於此。

事後,有了以下的檢討:

(同場加映:學士學歷如何錄取外商銀行MA ?,當初失敗給予我準備方向的學長!)

(1.)心理素質不足:

雖然已經知道每屆學士CMA都是個位數,但除了一面外的每場面試自己沒遇過半個學士,且每位應徵者的學歷都比我好,更別提三面其他 3 位應徵者都是台大管院碩士,自己瞬間沒了自信心、面試當下也越面越慌,沒上似乎也不意外!

(2.)表達能力不足:

過往大學累積相當多的上台經驗,原以為自己表達能力相當不錯;但面試過程中還是不斷丟出高大上的形容詞,只一昧希望面試官相信我的潛力,而非以實際案例佐證。(現在印象還很深刻當初回答:Why you? 這個必考題時,自己還很開心條列了三點,說了一堆漂亮的形容詞,但沒有任何過往經驗佐證)

另外,則檢討自己「英文表達」能力,當三面遇到只會講英文的主管時,自己除了無法精準表達過往經歷外,也因為緊張導致語速過快、發音不夠標準等!

(3.)志願序很重要

記得通過一面後,人資有寄信詢問志願排序,那當下我沒想太多就很直覺排序,但後來才知道志願排序會影響到三面的副總關,像我是由法金的副總面試,但過往經歷偏向消金,再加上學歷非本科系又沒特別突出,說實話很難出眾!因此,策略性的排序志願是很重要的,後面會再多跟大家分享!

以我為例簡單分享一下:

當初我一昧想去「法人金融」,但盤點自身資源:「非相關科系、無證照、無相關實習經驗(過往經驗偏個金)」,相較之下無太多的優勢點。

不過退後一步思考,我是真得非法金不可嗎?以我來說,我其實對「個金」跟「法金」都不太排斥,當初一股腦想選法金只是因為過往沒有類似的工作經驗;因此,想加入法金MA累積相關經驗,這個想法放在尋找實習或許行得通(因為我對法金也蠻了解的),但放在MA求職中是行不太通的!

(4.)外表儀容:

對女生來說化點妝是必然,但男生可能會忽略抓頭髮(至少三場面試下來每場男面試官都有抓頭髮);當然,我並不覺得當下抓了頭髮就會晉級,但間接反映出自己心態,感覺自己就是一個穿上西裝外套的學生,還沒做好成為一個商務人士的準備。特別是對學士應徵者來說,我們比大多數應徵者還要年輕 2 歲,如何讓面試官察覺你已經做好出社會的準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!

▍二、 MA準備:這一年間我做了哪些準備

ps. 7-8月實習+9–12月兵役+4月開始面試流程,實際準備時間可能不到半年,但只要把握時間用對方法,相信一定能夠有所進步!

MA 的面試流程通常會有 5–6 關,從一開始的「履歷、性向/語意邏輯測驗、線上面試(對機器人無真人互動)」再到中後期的「人資關、英文關、AC評鑑中心、簡報關、事業單位最高主管的面談」,每一間銀行的面試流程或多或少有改變,但殘酷的是每一關真得或多或少會淘汰掉人,再加上學士能面的MA數量不多,勢必要提高每一關的通過率才行;接下來,我就從這幾個面向來分享自己如何準備!

(1.)履歷關:

首先,各家金控 MA 的履歷格式都不同,問題也不完全相同,有關履歷撰寫技巧網路上有很多分享,但我在這邊想提醒兩個重點(也是自己曾犯過的錯誤):

1.分段、條列敘述,並善用標題!

回答任何問題時,盡可能分段並用一段話涵括每段重點(有點像是每篇文章的標題),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面試官短時間讀懂你的履歷,一方面也可以藉此吸引面試官的注意往那個方向問!

2.切記這份履歷會一直陪你走到最後!

千萬不要亂掰履歷,最好邊寫邊把面試場景納入考量(包含可能被問哪些問題),因為這份履歷是會一直陪你走到 Final 關的,盡可能提早準備履歷、甚至可以請周遭朋友給些建議,特別是學經歷比較弱的人更應該在這塊多花些心力!之前自己一直會有個心態,總想說先過履歷關就好,忽略了這份履歷是要用到最後的,或許當下你的履歷可以帶你進到下一關,但可能人資/單位主管關卡時,也是輸在履歷特色不夠、或犯了些小錯誤!

推薦大家可以閱讀這本書:

金融人超求職術 : 華爾街女王親授的力爭金融業高薪勝組

自己在履歷方面,選擇把握畢業後 7,8 月的暑假再找一個銀行實習,然後 9 月中當兵,明年 1 月退伍剛好可以銜接求職季;說實話回過頭看真得很感謝當初自己的那個決定,畢竟技巧再好,沒有足夠的內容能發揮的空間也很有限!

同場加映:Career|非商科背景如何拿到MA Offer(這篇文章我至少看了十遍,大感恩學長)

(2.)性向/語意邏輯測驗+線上面試(非真人):

這邊能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大量練習,最好提前 1–2 個月的就開始刷題,網路上蠻多相關的資源,最好不要等到通過履歷審核才開始練習,因為一方面時間有限外(3–7天),另一方面那時候也是求職尖峰期容易壓縮到你不少時間!

常見有以下幾種:

Verbal Reasoning Test、Numerical Reasoning Test、Logical Reasoning Test…..

至於線上面試的部分,則是可以嘗試多對著鏡頭發表想法,並做好心理準備到時候完全沒有人會跟你互動,而且回答時間通常限制在 1–2 min,自己當初也覺得很不習慣,但對著鏡頭多練習幾次真得會好很多!

接下來就開始進到實體面試的部分,不論是「人資關、單位主管面談、簡報關」都會有面試環節,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分享;因此,我主要著重在如何準備「AC 評鑑中心」跟「簡報關」!

(3.)針對 behavior questions 提醒幾個重點:

1.通常都會遇到「團體面試」,習慣個人面試的人要特別注意一下,像是:「專注聽取每位面試者的分享內容」、「針對同樣問題的回答策略~以我為例:盡可能先發言、回答較為新穎的答案、或針對前者面試者分享的內容再加深闡述」

2.模擬面試真得很有幫助,去年因為兵役問題投的公司少也懶得額外模擬面試,今年把握機會找了不少人協助模擬面試+陸續都有面試,會發現每次面試還是都有可以進步的地方(就連 MA 的 Final 我也覺得自己有好幾個回答可以更好才對);因此,一定程度的練習真得是必要的!(如果跟朋友會害羞的話,建議多投幾間公司實際面試累積經驗也行)

3.學會 interviewee-led 的面試方式,越到後頭關卡其實主管通常習慣問一個比較大的問題,像是可以說一下你這個經驗嗎?因此,你必須要更主動去補充細節、凸顯亮點,而非一昧等待面試官問(很有可能還沒問到面談就結束了)

(4.)AC 評鑑中心:

AC 關的形式有很多種,最常見的形式是「同時閱讀一份個案,然後必須在有限時間內跟你的組員(6–8人不等)討論出個案問題,並向主管報告、接受QA」。因此,這很考驗你的「閱讀理解」、「思考反應速度」、「團隊合作」的能力!

分享一下當初我第一次面 AC 的感受,以前類似的團隊討論我很常負責引導大家發言並統整,但在那當下有兩位商研所背景的面試者瞬間就開始引導討論,而且思考反應速度非常快,那當下我還在釐清問題,至於「統整」的角色很明顯其他 2–3 位面試者大家都想搶著當(但當得好不好是其次XD);因此,前面 10 min 我發言次數其實很低!

後來,我只好嘗試從其他角度切入,將其中一個策略補充得更完整(因為合邏輯很快被接受),再針對其餘兩個策略提出可能問題並給予初步解法,但說實話我認為當初我們這組的討論有點偏離方向(特別是最後一個策略感覺很普通),雖然說大家都很積極發言,但很多時候感覺是為了發言而發言XD

雖然我後來通過了 AC 關,但我認為運氣成分佔蠻大成分XD(剛好想到好策略、剛好被組員一至認同、剛好負責報那個策略、剛好面試官就挑戰我那個策略)

因此,我後續的準備方法如下:

1.練習10–20 篇 Case Study

那時候剛好有認識一個台大BA的朋友,她分享了一堆學校個案資源給我,再加上她剛好又出國讀MS,也分享很多學校上課的個案資源給我;因此,我就開始試著研讀這些個案,有不懂的問題再請教我朋友!另外,也推薦一個免費好用管道:「哈佛商業評論」,裡頭也有很多類型的中文個案(約10–15min 閱讀時間),拿來跟朋友練習非常適合!

我認為自己練習 Case Study 雖然比較沒效率(Case Study 透過討論會有比較多反思),但藉由大量練習接觸至少讓我熟習 Case Study 的形式,提高自己短時間的「閱讀理解」跟「思考反應速度」!

2.組一個 Case Study 讀書會

形式很簡單,就找 4–5 個朋友一起練習,就嘗試模擬 AC 關,找一篇 AC 給一些時間閱讀,並在特定時間內結束討論,並開始檢討!也有試過針對某一篇 Case 各自提出策略,互相挑戰/捍衛各自論點。

說實話因為大家都很忙,真得練習的次數蠻有限的(不超過 10 次吧),但說實話這樣亂練習還真得有顯著的幫助,我自己觀察不出自己的進步,但我其餘幾位朋友我認為各方面都有提升,而且這樣的練習最難能可貴的是能試著學習「說服別人」,很多時候 團體 AC 你必須要團隊合作,特別是在意見相反的時候如何突破僵局,這是很需要練習的!

(5.)簡報關:

這一塊我能給的建議其實比較少(因為即便到現在我覺得自己還做不好),所謂的「簡報關」是指公司會給予你一個題目(通常範圍後很大),你必須要時間內做完回傳,然後當天面試時簡報給主管(簡報時間從 3–10min 都有遇過)

這關我認為困難點在於:「如何定義你的題目以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,並有邏輯的說服主管接受你的提案」(特別是在時間壓力下完成簡報)

這一關的練習方式我蠻推薦去學習「顧問業」的技巧,我認為顧問業的訓練絕對能夠滿足,從如何拆解問題、找尋題目的痛點、並有邏輯的去說服主管!

以台政來說:我所知道的,SCAP、CTPS、顧問社等課程都能夠有效訓練!

非台政來說:建議可以參加 Jumpstart Youth 這個組織(我自己是在這個組織的培訓中,更進一步學習到顧問技巧)

或是只好透過「實戰」來培養(ex:實習、商業競賽),但盡量尋找有 mentor 能給予你建議的,這樣進步空間比較大,我自己會比較推「實習」。

推薦資源:

簡報|商業簡報基礎思維

諮詢民工談如何畫好PPT

▍三、心得與資源

學士想要面上 MA 真得相對困難,很多時候不見得是我們準備不夠,而是我們能面試的機會太少了!(不看外商的話,本土金控只有 3 間)因此,我認為每個環節更應該花加倍的力氣去準備(提升每一關的成功率),同時也應該要作最壞的打算!(像我富邦連續兩年履歷關都直接被刷,代表我只剩 2 間)

以我來說,我同時也面很多間MA(南山/中租/GoShare/雲沛…)、永豐MVP 跟 中信ACM,千萬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上,思考一下如果 MA 沒上的話,最壞的打算你可以接受嗎?(如果真得不行的話,蠻建議考慮去讀個研究所)

最後,盡量抱持「自信」面對挑戰,建議找 1–2 個戰友陪你,越早開始準備越好。

分享一下在收到錄取信的當下,我一邊懊惱昨天的表現,一邊著手準備永豐 MVP 的簡報,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否定自己、失去信心,但千萬不要讓這些情緒影響到你之後的表現!

感謝看到這邊的你,希望這篇文章有所幫助!

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我;同時,我也提供一個免費諮詢的活動,歡迎參考下方連結,如有需要的讀者們歡迎來跟我聊聊,希望能給妳們一些不同的思考脈絡,一起加油~

--

--

Young Huang

目前是銀行MA,Medium平台主要分享金融業工作內容、求職準備技巧,偶爾分享新鮮人職場心得,期望用不同角度分享自身過往經歷,讓對金融領域有興趣的人有個參考方向。撰稿與履歷健診合作邀約: mingyou1026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