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泰世華 CIP 面試全記錄&心得分享

一個需要大量積累才進得去的地方

Young Huang
6 min readMay 18, 2019

分享一下我面國泰世華銀行 CIP Program 時的面試過程,希望降低大家未來面試前的緊張程度(先說結果還沒出來,所以後面的心得可以參考即可)

對了,我是面試「管企部」XD 如果是其他部門可能不能完全參考喔!

本文分成三部分來探討:

一、當天的面試全紀錄

二、面試心得

三、給未來想參加 CIP Program 的建議

一、當天的面試全紀錄

在規定時間內到場報到(準時即可,不太需要非常早到,因為除非是早上或下午的第一場,否則應該多少還會要等一下)

另外,服裝的部分,在場面試者都是正裝(我沒看到例外的XD)

一進到會議室後有三位部門主管+一位人資(共四人面試)+7 位面試者(我猜其他部門也是7位一起團面),進行約 50 min 的團體面試!

人資除了一開始的介紹跟規則講解後,沒有其他的發言!

一開始,每人自我介紹 1 min (由左至右、人資很嚴格控時xd)

大部分評審還是圍繞著「履歷」問(官網履歷要好好寫、記得要列點、否則很難有發揮空間)

只有一個人的自我介紹引起長官興趣有因此被追問,一個自助旅行帶出人格特質的故事(因此適當有趣的經歷或許可以幫助你更突出)

不同的部門主管通常會針對他有興趣的履歷追問(像我一進去就被一個部門主管針對我某個實習經驗連續追問了4個問題)

其他面試者被問到的問題也全都是履歷上所提到的,都是蠻開放式的問題,讓你有機會呈現你的過往經歷!

但這時候很現實的問題就出現了,如果你沒辦法在主管問你的前 2 個問題引起他們的興趣,妳剩餘的面試很容易被放乾QQ

當天狀況:

一個主管大部分時間只鎖定我,而另外兩個主管分別鎖定其他三個人(剩下的三個人一開始禮貌性各問了2個問題後,就沒什麼再被問到問題,或是說他們回答的問題無法引起評審興趣)

舉個我認為有點NG的例子:

Q1:你這個研究所蠻少見,為什麼想讀這個?A1:這個研究所剛好考科跟我想念的研究所相同,我考不上我想要的科系但想來這間學校刷學歷(當然現場說得很委婉,但我翻成白話文)Q2:那妳未來想研究的領域是?A1:我是xx組的,未來就是做xx(還沒就讀所以可能不清楚的樣子)End.(他後來也沒有任何回答的機會了)

稍微分享其他人被問到的問題:

-xx,xx您們兩位的經歷都很好,而且都有一些專案成績,可以分享一下嗎?-xx履歷上提到您平常有閱讀Bloomberg,可以分享昨天看到的一則新聞嗎?(持續追問)-我最後有另外被問到一個假設性問題,你如何看待未來銀行的自主理財發展?ps:最後,只開放2個問題,每個問題主管約花3min時間回答!

從數據面分享給大家參考:

總面試時間約48min我約用了->6min、台大男->6min、台大女->5min、政大男->7min
(不包含自我介紹->8min 、 Q&A用掉->6min)
ps:不保證十分精確,只是提供個大概給大家參考XD

二、面試心得

我的團面經驗其實不多,只是面CIP的前一週剛好連續有三場團面,但每場進行的方式跟方格又不太相同;因此,面完CIP突然有比較深刻的感受!

1.想辦法創造發言的機會

如同剛剛所提到,你有的時間其實不多,該怎麼在1–2個問題後想辦法創造出更多的發言機會。

舉例:當你被問到學歷時,能不能提到過往的課程或專案等,去舉證你對這個部門的準備跟熱情?

2.好的自我介紹

請準備好1min,1.5min,2min的自我介紹吧!

即便人資沒有嚴格控時,大家都超時只有你準時,這或許就是一個差異性?

以及,我認為一個好的自我介紹應該是:

個人特質 > 動機 > 過往經歷描述

說實話雖然主管很忙,但其實還是會在面試前看到你的履歷的,這時候與其講履歷上本來就有寫的東西,不如focus在個人特質,並試著帶出一個強大的動機。

記得:「沒有例子的形容詞是空洞的」

舉例:當你說出「我是一個學習快速的人」時,你有例子佐證嗎?

像是:我曾經因為執行xx專案需要數位廣告操作,因此我在3天內將Google Ads 課程全部看完且拿到證照!(這樣才能證明你真得是這樣的人)

3.小murmur

準備一下每個部門的面試攻略吧,像是我只準備我第一志願的部門,但是我後來被第二志願的主管給鎖定住,我完全沒有爭取去第一志願的機會QQ

但這時候如果你順勢而為的話,相信反而會有好的成果(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建議不要去平反,反而是趕快依照主管的部門客製你之後的回答,留下最大的印象,說不定更有機會被別的部門主管所注意到!)

三、給未來想參加 CIP Program 的建議

1.做好超強的心理建設

你必須知道 CIP 是個競爭超激烈的一級戰區,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「不適合第一次實習的人參加」,因為團體面試的其他 6 個人中,說不定就會遇到一堆大神(光是一個大神,可能就把評審大部分的目光跟時間吸走);大家都有實習有實戰經驗,如果你沒有你憑什麼說服主管你更合適?

因此,在這種高壓的情況下,該怎麼做危機處理?(要自己先設想好!)

舉例:把握難得的發問機會,問一個有做足功課才問得出的問題等等!

2.想辦法突出自己

通常 CIP 一個組會有3–5個部門不等(以管企為例有三個組,但其實專案性質差異蠻大的)

因此,最好針對你想要的部門「客製化」回答方式(能在履歷上強調也可)

想好在面試結束後你想留下什麼印象給評審?如果能做到這件事即便履歷上稍微吃虧還是有機會脫穎而出的!

3.戰略思考

這完全沒根據,是自己選擇部門的思考脈絡xd

通常大家過往或多或少都會累積一些經歷,但這些經歷或許跟你想要的部門並不相符,這時候以 CIP 來說,是要去想要的部門?還是適合過往經歷的部門?

因為我未來很想往銀行走,以 CIP 國泰世華的錄取人數約 10%(我推估的,是進到面試後10%、不是投履歷前10%),再加上我過往經歷其實沒有很亮眼,所以我選擇的考量是:「經歷符合」70% +「想要」30%

建議大家在投遞部門前做好充分的google(給不是財金背景經歷又相對缺乏的我們!)

最後,再增取這個實習前先想想你自己為此付出了多少時間!特別是你沒有相關經驗時,更應該付出相對應的時間去累積專業知識。

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,可以拍手讓我知道;如果我順利上的話(或我認識的幾個不同function的朋友有上的話),我可以針對不同部門寫些心得及面試攻略!

謝謝,看到最後的你

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,可以拍個手(Claps)
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詢問我:mingyou1026@gmail.com

--

--

Young Huang

目前是銀行MA,Medium平台主要分享金融業工作內容、求職準備技巧,偶爾分享新鮮人職場心得,期望用不同角度分享自身過往經歷,讓對金融領域有興趣的人有個參考方向。撰稿與履歷健診合作邀約: mingyou1026@gmail.com